4000-211-365
成果转化
字体: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破局有解!

发布时间:2022-01-21

【引言】

“ 我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庞大的科技研发队伍,培养出数量众多的理工科学生,国家科研经费投入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在很多领域已超越美国位居世界首位……

但遗憾的是,中国的产业化技术基础非常薄弱 , 如何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增强产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由大变强必须面临且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

本文作者曾亲自主导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他将多年科技成果转化的心得归纳为此篇文章,对我国科研界及产业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所谓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是指把科研院所在实验室取得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为市场上可用的产品或用于解决产业发展的某些实际问题。实验室科研只是解决一个点的科研创新问题,主要依靠科研人员的个人灵感或独特想法,然后通过实验手段证明后,就可以发表文章。

但科技成果转化,往往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整个团队来解决,过程漫长而艰难,必须解决好原材料供应、中试放大、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人员管理、资金、市场和营销等多环节、多领域问题,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解决都会导致成果转化失败。因此,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普遍难题。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有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以激励更多的科研人员从事应用技术,更值得深入探索。


科技成果转化的两种渠道

两种模式风险系数其实都很高,都会面临各自的巨大挑战。

科技成果要想成功转化,既要有科学发明的研究创新能力,又要有产业化的承载运营能力。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研发资金丰厚、优秀技术人才聚集、产业化环境良好,其研发项目十有八九也是以失败为告终,无法成功转化为商业化的产品。相对而言,中国科研和技术创新的主体,以及国家科技计划承担的主体都是科研院所和大学,而承载产业化的企业无论是技术研发投入还是自主创新能力非常薄弱,且科技人才严重缺乏,这种高校与企业科研能力的巨大差异,是影响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科技成果产业化一般通过两种渠道实现合作:一种是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把技术转让给企业,企业负责产业化,院所负责做研发;另一种是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下海创业,自己组建团队具体实施。这两种模式风险系数其实都很高,都会面临各自的巨大挑战。

先看第一种合作渠道。

既科研院所与企业双方强强联合、合作共建,让高校的科研能力和企业的产业化经验在各自熟悉的领域充分施展。这是绝大多数科技成果转化走的路子,但在中国,却经常“兵走麦城”。原因何在呢?

一是信息不对称。高校和企业之间需求“失联”,高校找不到愿意且能够承接技术的企业,企业也找不到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校科研人员。在美国,企业本身就有很多高端科研人员,对科研院所在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非常关注,一旦高校有科技突破,企业会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很多大企业平时与高校关系密切,对感兴趣的教授给予资金支持,既保持科研粘合度,还有利于未来招聘人才。中国相当多的企业研发投入少,科技人才相对匮乏,平时与高校基本没有联系,没有建立起有利于合作的常态化沟通机制。

二是价值评判标准的差异和认知的偏颇。高校老师认为自己千辛万苦研发出的技术是决定成果转化的核心,往往会过高估计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分量,低估企业投入的价值和所承担的风险;企业则相反。企业与高校在评判标准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在利益分配上难以达成一致,这也是合作难以为继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高校和企业都会低估产业化的难度,企业容易高估高校科研人员产业化能力,主观上以为科研院所技术是成熟的,只要“拿来主义”就能产生效益,意识不到从实验室“小样”到车间规模化生产不是一个量级的差距,也不存在必然性,对转化难度缺乏足够的认知,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没有心理准备,一旦遇到障碍,缺乏预判和应对能力。

三是诚信体系和规范化不够完善。由于国内诚信和规范化体系不够健全,高校老师会担心一旦技术转给企业,企业会不守信用;企业更是患得患失,一方面担心花大代价买来的技术不好用、不能用,不能产生效益;另一方面即使成功了,还要担心技术泄露出去造成前期投资的巨大损失。

四是企业科技人才承接能力不足。中国大部分工业企业发展历程短,且大多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低技术门槛的加工业起步,经营重心更偏重于市场推广,技术积累不够,研发人员少,技术创新意识薄弱,研发投入偏低。同时企业本身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既没有能力评估从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成具体产品的可行性,自身也没有一支足够的技术力量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完全依赖科研院所作技术支撑,而科研院所又缺乏产业化经验,因此很容易导致合作项目失败。美国科技成果转化比较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科技力量在大学和企业都很强,且各有偏重,高校注重重大基础研究,企业聚焦应用研究,同时美国企业自身技术人才较多,对高校科研成果的消化吸收能力强,双方在技术上能够“同频共振”,有很好的合作对话基础,因此科研成果转化成功概率比较高。由于看到很多高校与企业合作失败案例,有一部分高校科研人员尝试着走第二种路,即科学家自己组建团队做成果转化。这里也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完全脱离,即辞去教职全职创业,但相当多的还是“双轨制”—保留高校职位业余创业。这种情形下,即使是全职创业的科技人员,也会面临很多挑战。

首先是心态的转变和落差。走出象牙塔,必须要先学会放下,把以往作为高校教授拥有的令人尊重和羡慕的社会地位抛在脑后,把自己归零。不管你原来在高校的学术地位有多牛,地位有多高,做了企业客户就是上帝,你的产品不好,客户就可以投诉。在高校,一篇文章可能经过几位专家的评审就可以发表,但产品是要经过千千万万客户来评价,而且客户是从自己腰包里掏钱为产品买单,其评价最真实、最苛刻,产品存在任何缺陷、任何不足,都会被毫不留情地指出来,毫不客气地挑剔和指责,而这是做教授时基本不可能接触到的场景。

其次,科学家和企业家挑战不同。从科学家到企业家,跨界发展的挑战难以想象,科学家更多的是靠自己钻研和灵感,选择的研究项目也往往是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而企业家需要具备组织人才、整合资源、解决产业化方方面面问题的能力。无论你喜欢与否,只要产业化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就必须解决。科学家往往是通过申请政府资金来支持自己的科研,而企业家需要靠市场挣钱来养活自己,后者难度远远高于前者。企业家应对的事情复杂得多,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还要解决中试放大、生产成本、原材料供应、经济效益、人员管理、市场和营销等。因此企业家面临的压力也远高于科学家。因此从科学家转成企业家的成功概率也不高。


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科技成果转化成功与否,不单单影响合作企业及科研人员的得失,对整体科研环境、科研重心与追求,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试想,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成功,一定会点燃更多人的创业激情,鼓励更多人把研究重心转向应用研究,去解决产业的实际问题,创造出更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佳话,如此,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而一旦失败,则会让科研人员陷入“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两难境地,既没有论文获得科研院所的认可,自己的应用研究又不能转化获得产业的认可。最终会驱使更多的人无奈之下,只好继续按照“论文英雄”的指挥棒,仍然回到作文章的老路上。

转化不成功的负面连锁效应。首先,看企业侧。企业花了钱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会认为科研院所都是徒有虚名,做的东西没有用,甚至会偏激地认为科研人员是骗子,从而严重影响企业对科技发展的信心和支持力度。再来看科研人员侧。在现有评价环境下,科研院所的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本就不是主流,容易被边缘化。好不容易有极少数人甘愿受冷落,甘愿坐冷板凳,甘愿放弃荣誉和职业提升,希望把凝聚一生心血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对社会有用的产品。但如果经过多年的努力,最后转化失败,对这些科研人员的打击是巨大的,他们不得不忍痛放弃内心的追求,随波逐流去发文章。同时,这样的结局,还会直接熄灭那些原本观望者的心中那团小火苗,导致从事应用研究之路上“后来乏人”。还要看科研院所侧。科技成果转化失败对科研院所本身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本来科研院所就不怎么青睐应用研究,因为出不了文章,申请不到经费,在产业化之前不能给学校带来名和利,如果下了很大功夫进行成果转化,最终不成功,既浪费了时间,又可能惹一堆麻烦,甚至还有诉讼公堂的隐患。如此一来,就更不会把支持重点给予那些做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从而会从更大的范围驱使越来越多的人去做以发表文章为目的的研究,使得本就薄弱的科技力量更加脱离产业应用,本就难走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上更加困难重重。


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这些年听过很多企业和高校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失败的案例,包括在科研上做得非常出色的科学家,总结起来都有着类似的经历:合作早期是“热恋”,看对方哪都好,期望值超高;随着合作不断深入,各种争吵、埋怨、挑剔、懊悔;最终不欢而散,有的甚至对簿公堂,两败俱伤。

那么,在现有政策和科研体系大环境下,如何才能有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概率,从而激发更多的科研人员愿意从事成果转化呢?

一是合作双方需要有足够强的耐心和足够长的心理预期。在这里我想举个色谱填料科技成果转化的真实例子,来说明一项科研结果要转化成有市场竞争力产品的艰难程度。液相色谱被广泛用于生物制药、食品、环境、化工、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色谱的核心是硅胶色谱填料微球,但二氧化硅色谱填料的制备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全球只有屈指可数的公司具备大规模生产用于色谱分离和分析的硅胶色谱填料的能力。中国球形硅胶色谱填料长期依赖进口,是名副其实的“卡脖子”技术。为实现我国硅胶色谱填料产业化,解决中国“色谱芯”问题,科技部曾在色谱填料领域里支持多个重大科技专项,一代代色谱领域科学家也都为突破这一关键技术壁垒而奉献一辈子的努力,但始终停留在理论和实验室阶段,产业化的巅峰多年难以逾越,实现“色谱芯”中国制造,一直是中国色谱领域几代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的夙愿。我们开创性地用单分散高分子多孔微球做为模板,在实验室成功合成出粒径精确可控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而这个研究成果其实只有一两个研发人员花了两年时间就完成,还发表了文章,申请了专利。像大多数科研人员一样,起初我们也简单地以为有了这个实验室技术,很快就可以开发出硅胶色谱填料产品,以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际垄断。然而事实证明,我们严重低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难度!从开始产业化到最后成功,我们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几十人的团队,投资好几千万人民币,才最终生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单分散硅胶色谱填料产品,成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纳微科技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惟一一家可以大规模生产粒径精确可控单分散硅胶色谱填料的高科技企业。这个真实的事例非常有代表性。为什么以前很多高校科技人员想与企业合作但最后以失败告终?为什么有那么多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从事色谱填料的研发,但大多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为什么我们国家色谱领域论文位居世界第一,而最重要的色谱填料却多年一直以来都是空白?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成果转化的难度缺乏充分的认识、理性的判断和必要的坚守。也就是说,合作双方都要有能耐得住寂寞并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且还要具备在转化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能力。当然,合作企业不仅要有足够资金实力,还要有可以对接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能力及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经验和能力。

二是合作双方要正确认识实验室成果与产业化要求之间的巨大鸿沟。这里我再举个例子来说明实验室科研要求和产业化要求之间巨大的差距。间隔物微球是用于控制液晶盒厚的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壁垒极高,全世界只有日本两家公司可以生产,价格极其昂贵。如果只是从发表文章上的扫描电镜图看,国内很多高校老师在实验室做的微球与日本企业生产的微球确实并没有什么差别。很多从事微球研究的高校科研人员往往会很自负地说,这个技术没什么难度,他们也有能力做出间隔物微球产品。实际上,学校科研人员只需要有选择性拍出几百个比较均匀的微球图象就可以用来发表文章,而用于精确控制液晶面板厚度的液晶显示间隔物,对微球的粒径精确性和均一性要求,与学校发表文章的要求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差距。首先,间隔物微球粒径规格要求非常多,从两微米到几十微米粒径范围都有用,每隔 0.2 微米就是一个产品规格。因此微球粒径的控制要精确到 0.03 微米,而发文章对粒径大小的控制根本不需要达到这样的精度;其次,每个规格对超过粒径范围的微球数量都有极其苛刻的要求,任何一个尺寸有差异的微球,都有可能导致液晶显示屏产品成为废品。因此客户对间隔物微球粒径均一性有严格要求,例如对于 5.0 微米间隔物微球产品,一个亿的 5.0 微米的微球中不能有超过两个是 6.0 微米以上的微球。不要说生产这样均匀的微球,且是重复大规模生产,就是从一个亿 5.0 微米的微球中检测出一两个 6.0 微米以上的微球,也是极限挑战,而且根本就没有现成的检测方法。况且满足间隔物应用的还远不只粒径精确性和均一性指标的要求,对微球的机械强度、表面性能、杂质含量及分散性,都要求极高。而这些,远远不是对实验室出来的研究成果简单翻版就能够胜任的。

三是“门当户对”的合作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关键因素。如果把高校和企业之间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比喻为一场“美满婚姻”,需要满足产业化的经验和人才、资金、时间及市场等诸多条件。其中任何一个指标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婚姻破裂”。首先,企业找科研院所合作不要盲目“看颜值”。由于一般企业自身科研人员力量薄弱,对项目可行性缺乏基本的判断,往往会慕名去找北大、清华、中科院这样知名科研院所的知名教授,好像能找到机会跟明星教授合作就像找到金矿一样,就能立刻帮助公司做出高科技产品,挣大钱。其实,越是好的学校,越是有名的教授,发表的文章越好,其研究内容往往更偏重理论层面,离产业化的距离也越远,难度也越大。而一些没有什么名气的教授,学术论文虽然没有那么高大上,反而有可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做出有用的产品。同样,科研院所在寻找目标企业时,也绝不能只瞄着“高富帅”——规模大而有钱,而是要找具备科技成果转化所需基本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因为科技型企业本身是依靠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长期以来研发投入大,技术人才多,具有对接和理解高校科研技术的能力。而且,这种企业以前有过成功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经历和经验,对产业化的难度有充分认识,对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也会有比较客观的评估,在产业化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也会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相应的解决能力。如此门当户对的合作,才有可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

中国目前科技型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数量不多、资金不充足。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尤其是近年来科创板的推出,越来越多的优质科技型企业有机会快速上市获得资本支持。有的地方政府也会出引导基金与科创板上市公司共同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帮助科创型公司快速发展,同时可以更好对接高校科技成果,更快促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成功率,促使更多的科研成果造福社会,加快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完善产业链。另一方面,会大大提升那些从事应用研究科研人员的成就感,从而正向激励越来越多有志于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坚定信心,专注于开展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从而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去解决中国产业“卡脖子”技术问题。最后,希望国家层面能够出台一些指导政策,倡导、鼓励科技型企业尤其是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参与到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中,探索创建一种从根本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产学研”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励科研院所有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参与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行列中。当然,科研院所的评价体系也应当向多元化转变,让那些默默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即使没发表什么文章,也一样能够受到尊重、获得应有的地位。如此,科技成果转化之路会越走越顺,中国的科技实力会越来越强大。


来源:环球财经,作者:江必旺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