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211-365
资讯
字体:

2024全国两会顺利闭幕!一文回顾15份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两会提案

发布时间:2024-03-12

随着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顺利闭幕,为期8天的2024全国两会正式落下帷幕。

2024全国两会期间,如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价值专利等话题屡屡被代表委员们提及,一起来看↓↓↓

 

张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在实践中,如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一是要着力构建创新安全的技术生态体系,营造产业科技创新良好发展环境,构建完善开放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二是要持续完善产学研用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开放共享的新型创新运行机制,更好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是吹响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集合号,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智库等社会组织作用,整合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形成协同创新效应,创造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

 

于旭波

全国人大代表,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建议加快建立科技成果估值规范国家标准和平台。

一是加快研究建立科技成果估值规范国家标准,推动解决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科技成果估值的制度性问题,开展科技成果估值的方法、模型和技术研究,保障估值的科学性、实用性,形成科技成果估值规范的国家标准。

二是加快建设国家级科技成果估值平台,鼓励具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参与平台建设,形成科技成果及交易信息汇交机制,为科技成果科学估值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强化科技成果估值专业机构建设,组织开展科技成果估值改革试点,充分发挥12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3家技术交易所的专业平台作用,加紧探索完善实用的科技成果估值制度、规范和流程,尽早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估值方法并推广应用。

 

褚良银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副校长

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专利价值直接体现企业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未来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大力推进中小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是企业竞争、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国家经济转型、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议一方面大力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高价值专利源头供给。比如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加大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确保研发工作的高效开展,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促进高价值技术成果的产生。其次,要积极发挥政府部门集聚创新资源的作用,如鼓励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引导开展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再者,要加强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树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中小企业要加强对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的引进、消化吸收,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让中小企业快速获益成长。

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推进实施专利布局,形成高价值专利组合。其中包括:制定专利申请和保护策略,核心产品技术在进行研发阶段,就要开始专利布局,形成“1+N”的专利组合;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专利导航;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海外专利布局,让专利先“走出去”等。

此外,建立健全高价值专利管理、运营和转化全过程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专利价值。例如建立完善的专利管理制度;引导中小企业制定科学的专利战略和规划;加强多方联动,实现中小企业价值优化。在专利运营和转化过程中,要注重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推动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专利运营的风险管理和评估,确保专利运营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祁志峰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天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联动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引导、支持,加快成立中国技术经理人协会。由中国技术经理人协会对各省协会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同时呼吁制定行业执业标准和业务规范,强化行业自律规则,加强合法合规教育;还建议出台多方位激励措施,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经理人才提供鼓励与保障,引导更多复合型专业人才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

 

杨杰孚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心脏中心主任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转换思维,重视高价值专利涵育,从重理论和技术水平的先进性转向重视市场需求,从源头筛选研究方向。要发挥政策引导,创造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引导科研重心从发论文评奖项到运用于临床诊疗,推动突破性研究创新。要以需求为导向,建立研发与临床的互动机制,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高校、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的创新能力,攻关“卡脖子”“填补国内空白”等关键核心技术,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合作,构筑竞争壁垒,早日实现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国产化。

打通“政、医、产、学、研”协作通路。要立足长期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及布局,科学规划管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比重,一路小跑提升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整体水平。要探索医、产、学、研合作途径,在坚持医疗反腐、保护各方知识产权的同时,建立有效合规的多方主体参与的创新模式,营造健康协作环境。

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价值,避免重数量轻质量。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经验,建立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制定完善通用准则、细化具体领域的评价标准、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行业标准、建设诚信体系等,搭建政府引导、机构评价、市场调节的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引导高质量成果产出。

构建高水准的专业科技服务体系。当前,临床专家的日常医疗任务重,而实现原始创新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建议设置有交叉学科背景并具备实践经验的专门人员协助支持。另外,建议增加创新服务机构,目前此类机构多聚焦于知识产权、创投路演、企业咨询等方面,只有少数机构建立了概念验证中心、具备中试生产能力、提供医工交叉人才教育等,要鼓励机构提供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服务体系。还应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中早期研发,加大政府基金投入,支撑高技术壁垒属性的高端医疗器械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黄勇平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

对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目前国家和社会资本的投入还不够,相关人才也存在缺口。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属于复合性人才,他们不仅要能理解科研、理解技术,也要看得懂企业需求,能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讲明白科研成果,把双方串起来,因此要特别重视这类人才的培养,以更好推进实验室成果的社会化利用。

 

李燕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

一是坚持系统理念,持续优化药物研发环境。建议在进行国家药品监管制度顶层设计时,既要保证监管的科学性,又要统筹群众利益、产业发展;既鼓励创新,又正视我国制药产业发展的阶段和实际,对企业创新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是支持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切实奠定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根基。建议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国家平台上给予民营医药龙头企业单独申报通道,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建议在科技项目立项、评审过程中提升企业专家比例,提高产业化应用科技创新项目比例,探索建立重点科技型企业成果和科研项目直报渠道,给真正具有创新实力和能力的企业更多政策倾斜。

三是构建协同创新转化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建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展有组织的科技创新,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集中最优势资源,组织国内最顶尖、最资深、具有最强优势的单位组成最强“战队”,共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和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搭建起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成果转化桥梁,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的协同创新转化机制。此外,我国要通过政府资金引导上游开展基础研究,明确下游承接转化的责任、目标、验收标准以及产生效益对上游研究的补偿机制,同时建立基于专项目标达成的专项退出和纳入机制,有效疏通从创新源头到产业转化的堵点,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四是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等政策,保障发展可持续。建议充分考虑创新药的特点,在市场准入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环节通盘考虑,予以整合解决。

 

徐佐

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集团党委委员、总工程师

建议坚持市场主导。建章立制激活市场化资金,完善多元化股权退出制度,提高社保、保险资金另类资产配置比例,并适当拓宽试点科技银行的信贷资金投向。建立标准体系。构建科学化标准,建立第三方专家评审机制,鼓励高校建设科技金融交叉学科。完善政策支持。多措并举推动桥梁式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及抵质押制度,健全知识产权证券化配套法律制度,完善风险共担机制,为金融服务科技企业提供税收激励。

 

马永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以现有科技金融试点产品为基础,逐步形成体系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服务方案,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比如,引导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服务力度,进一步完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创新性债券品种,适度放宽集合债发行主体资格等。

 

马一德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

建议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定价优势,打造成为世界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优选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在激励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将其转化为在全球知识产权贸易中的定价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在国际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中赢得优势。

 

苗伟

全国人大代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提出科技成果转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需要推动政策落实形成更紧密的协同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研究、开发、商品化转化、产业化等多个环节,涉及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多方面要素,对应着多个部门、多个环节,这些环节能否衔接好,各要素资源能否有效配置,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能否顺利地进行。

 

于清明

全国人大代表,国药集团国药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

建议出台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高端医疗器械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通过科技专项,加大力度支持企业投入研发、技术平台建设以及相关科技攻关。制定适宜替代使用的国产核心零部件推荐目录和首套件国产核心零部件目录,鼓励整机企业优先使用国产首套件核心零部件。

 

陈学思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党委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院士是学术水平最高的科研工作者代表,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如果院士带头去做科技成果转化,必定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就如同自己所在的长春莲花山院士科研产业园,以院士为引领,培养了一批成熟的科研团队,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王桂林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的过程,要想跨越两者之间的鸿沟,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应该加快完善“创业者成长链、企业育成链、成果转化链”三螺旋支撑体系,打通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演化路径,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胡德兆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增加产教融合政策供给,在粤港澳大湾区等产业聚集度高的地区,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兴办职业教育、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喝“头啖汤”,鼓励市场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培育高质量产业人才,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建立高职院校购买行业龙头优质资源长效机制,推动龙头企业的标准、设备、师资、生产案例等优质资源转化为支撑新质生产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质教学资源,建立龙头企业委托高校产学研服务长效机制,激活博士、教授、技能大师等高校人才资源为产业竞争力提升服务,鼓励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融合促进会、行业协会,根据行业、产业差异性,引导建立产教融合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升资源适配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