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211-365
动态
字体:

专访上海技术交易所发起人谢吉华 |上海技交所开市,是起点,也是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0-10-28

10月28日,在浦江创新论坛·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上,上海技术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技交所”)正式开市。

这一天,不论是对上海技交所来说,还是从上海的科技创新事业层面上来说,这都是一个事业的新起点。今年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收官之年,在上海技交所发起人谢吉华的心中一直在思考“我们的作为在哪里?”

今天,上海技交所交出了“第一份答卷”。

提起技术交易,我们关注的更多地是技术交易本身,但谢吉华一直认为,交易从来都不是目的,它只是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生态体系孵化体系中的一环。上海技交所的开市对其自身发展,是新的起点,同时开启了新的征程。

那么,对技术交易行业又将带来哪些利好?《华东科技》杂志独家采访了谢吉华,我们听听他怎么说?


Q=华东科技

A=上海技术交易所发起人谢吉华


Q1:10月28号,上海技术交易所的挂牌将对国内技术转移与交易市场带来哪些影响与变革?又会如何赋能科创中心建设?

A:上海科创中心收官之年,站在孵化器的角度,我们交出了一张出色的答卷——我们初步建成了“1+X+N”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1” 是一个上海技交所,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金融中心建设最好的结合点,交易带来的是枢纽,上海本身的城市功能是服务于全国的市场;“X”是指在国家东部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简称“东中心”)这个平台上汇聚的众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供更专业的科创服务;“N”是指无数个产业,以聚焦龙头企业的产业集群目标,是我们的下一步探索。

技术交易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和过程,最终目的是构建产业集群化的孵化模式。上海技交所立足上海、面向世界,服务于长三角,辐射全国。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服务环境,我们通过植入新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来丰富孵化体系的内涵,让孵化器完成升级。10月28号,上海技交所鸣锣开市后,我觉得这是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科创中心,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所交的答卷中比较完整的一页,是上海孵化器的一个新创举。


Q2:针对当前国内技术交易各环节存在的难点,政府出台的相关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能否有效解决技术交易难题?对此,上海技交易所作为行业服务平台,有何建议?

A:技术交易需要政策支持和解决的难题有很多。上海出台“科改25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条例》,国务院三部委等出台的政策,以及最近出台的“深圳40条”等政策,都会对这个行业产生积极的效应。但本质上,它还有三方面长期性的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制度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本质上是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作为技术的供给端,对企业的技术需求进行挖掘、进而通过生态服务体系嫁接、融合的过程。新制度需要设计更多引导性的政策促使改变,推动已有的政策真正地落地。但如何创造更适合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第二个难题是资本设计。科技金融,要求资本介入科技创新,但资本趋于风险控制,而创新则完全是风险。如何让资本和创新真正的结合,是科技金融真正的需要探索的。

第三个难题是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要的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但我们现在完全处于落后或者欠缺状态,而这样的人才并不是简单培养出来。如何去营造环境去摔打出这样一支队伍来尤为重要?


Q3:您认为,相比其他技术交易平台,上海技术交易所的优势在哪里?

A:上海技交所和其他技术交易平台最大的区别是我们不仅仅是“交易”,交易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交易,最终实现产业聚群化。上海技交所有自己技术转移的体系。

如果要说我们哪项工作做的稍微好一点,我认为是战略。我们对未来的预判和及整体的价值主张非常明确。孵化器本质就是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2013年,我们预感中国将进入新时代,我们迎来了重大的机会。那么,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从建设到服务再到资本,未来是什么?定位在哪里?紧接着,我们有了新的探索——产业化。所以,我们新增了一个业务模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它的第一目标实现的两个标志就是东中心和技交所。东中心是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 所有分中心收费合作 ,其作用主要技术的搜罗,信息的交互,更重要是技术需求的挖掘。

2018年,新一轮战略——产业集群的孵化模式开始实施。交易赋能产业,我们希望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大、中、小企业的融合,能形成新的技术交易生态环境,进而能够带动产业集群的孵化模式。科技创新通过交易来丰富孵化体系的内涵。而新的整个技术转移的体系服务体系的植入,让整个孵化器完成了升级。

专访上海技术交易所发起人谢吉华 |上海技交所开市,是起点,也是新征程


Q4:在供给端技术供给端主要和哪些资源合作,国内还是国外?高校还是科研院所?如何去挖掘技术产业企业需求?如何解决供需两端需求匹配和信任度的问题?

A:在技术需求端,我们依托东中心。目前全国已有23家分中心,主要是技术的搜罗,信息的交互,更重要是需求挖掘,未来还会有更多分中心。在技术供给端,我们主要依托国内市场,但发力点在国外的科研机构。国外的技术更成熟,上海的责任是国际化,把国外的技术引进来;而上海技交所的价值在于公信力,这也是我们坚持参与第一届进博会的原因。从第一届进博会,上海技交所和东中心就在展示中国进博会的“6+365”技术贸易后台服务的供应商。当然,如果没有上海交易所,国外的技术也可以进来的,但需求匹配是点对点的,两端的信任度没有保障。上海技交所承担了一个公信力的功能,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技术交易需要形成一个技术创新的技术转移环境,需要一个健全的服务体系。其中涉及、资本、中介服务、诸多市场要素,需要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价值,技术的确权确价、技术隐蔽性如何保护,如何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海技交所不仅仅是交易结束就完结。我们提供技术交易中介机构,技术经理从企业孵化、资本、技术转移转化、产业化的长期化的服务。


Q5:技术评估和交易,需要专业的技术经理人团队,上海技术交易所在人才培养与储备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A:目前,我们跟同济大学合作技术转移方向的MBA,做高端的人才培育。接下来,我们还要把技术经理人的本科学位建设出来。上海技术转移学院其实已经看到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叠加了一个新的模块——教育培训。我们努力了三年,今年拿到了教育培训的资质。这非常难。这也全国唯一一个有教育培训资质的孵化器。


Q6:上海技交所立足于上海、面向世界、服务于长三角,未来将如何为长三角科创一体化作出贡献?

A:我们希望去探索一件事情,是能够带动整个科技创新事业前行的。“1+X+N”模式不是我们一家,其实是很多家。“1”个交易所的服务体系把要素市场体系建设起来了。“ X”是希望能够真正带动上海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N”是能够通过科技创新来带动上海产业和长三角产业能级的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下一阶段需要不断完善的。


Q7:一年以后,2021年的10月28号,您希望上海技交所以怎样的面貌呈现?

A:理想当中,我有两个希望。第一,我希望它能够承担起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2.0版的“我们想要干什么?”。这一年我们得摸索清楚,但我们得跟着市委市政府的方向来制定我们的目标。第二,上海技交所一定要注重效率和效益,要有成果。这也是我们团队压力最大的。所以,28号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又期盼又担心的日子。期盼,因为这是我们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担心,是因为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已经走上了另外一条新的路。明年,我希望能够有一点亮眼的东西。


专访上海技术交易所发起人谢吉华 |上海技交所开市,是起点,也是新征程

谢吉华

从事孵化器行业近20年,身兼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和上海杨浦区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上海技术交易所发起人。同时还任中国高新区协会创业中心专委会副主委、全球杰出青年社区(中国)社区执行主席、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青年创业协会副理事长、创业导师等职务。


来源:华东科技 上技所 Shanghai Technlogy Exchange(STEX)

相关信息